三大重点领域表现亮眼 创业板打造高成长优质企业聚集地
注册制改革以来,创业板企业“高成长”特色日益鲜明,培育壮大了一批聚焦主业、坚守创新、业绩优良的优质企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三大重点领域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已然成为高成长优质企业聚集地。
创业板积极培育支持创新、包容高效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激发上市公司活力,打造高速成长的示范性样本,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业板集群化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夯实“制造强国”发展基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先进制造领域,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企业攻坚关键技术,夯实“制造强国”发展基石。
截至2023年8月23日,创业板共有先进制造上市公司380余家,市值近3.5万亿元,占创业板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9%和28%。从细分产业看,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储能与动能装置等6个产业大类和25个产业次类。
创业板先进制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研发投入高,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3%,比深市总体水平高10.4个百分点;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0%,比深市总体水平高21.4个百分点;2022年平均研发投入为1.4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5.3%,较深市总体水平高2.0个百分点。
创业板新材料企业技术不断更新突破,带动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前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推动中国制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生物医药企业不断打造创新高地,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借助上市后资本市场给公司带来的资金和品牌优势,公司顺利完成部分战略转型,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今,公司已经由单一变频器产品供应商转变为综合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覆盖领域也由单一服务于传统设备制造业延伸至服务于新兴设备制造业、重型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领域。
朱兴明表示,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通过技术平台化+产品平台化实现了高效的产品定制化。
筑牢“数字中国”发展底座
在数字经济领域,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持续创新突破,筑牢“数字中国”发展根基。
截至8月23日,创业板共有数字经济上市公司300余家,市值超3万亿元,占创业板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5%和26%。从细分产业看,包括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3个产业大类。其中,基础层包括半导体、网络与通讯、物联网硬件、人工智能、数字终端5个产业次类,服务层包括大数据、云科技、物联网3个产业次类,应用层包括数字民生、数字金融、数字城市、数字政务、工业互联网5个产业次类。
创业板数字经济上市公司不断加码研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1.1%,比深市总体水平高20.5个百分点;平均研发投入为1.9亿元;平均研发强度达8.5%,较深市总体水平高5.0个百分点。
作为创业板的龙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信息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各细分领域企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等特点,是促进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华大九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主要从事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的EDA工具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上市以来,公司加速补齐核心EDA工具产品短板,打通各领域全流程工艺,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壮大“双碳”战略力量
在绿色低碳领域,一批绿色低碳企业服务“双碳”战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截至8月23日,创业板共有绿色低碳上市公司170余家,市值约2.3万亿元,占创业板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3%和20%。从细分产业看,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大类。其中,节能环保包括环保装备、环保材料、环保工程、资源回收及循环再利用4个产业次类,新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水电、核电、其他清洁能源、智能电网7个产业次类,新能源汽车包括整车制造、电池电机及零部件、其他服务3个产业次类。
近三年,创业板绿色低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7.8%和46.4%,均远高于深市总体水平;平均研发投入为2.5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4.6%,较深市总体水平高1.1个百分点。
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整车设计等多个环节。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目前已基本实现全产业链覆盖,连续6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首。
本报记者 邢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