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发展 创新注入活力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实力——
科技赋能发展 创新注入活力
□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闫妍 通讯员 张景会 吴志博
(资料图)
“项目产品已经逐步应用在一汽、比亚迪等国内车企的新车型上,今后咱们在驾驶这些国产车时不仅能拥有更好的安全系数,还能进一步节省燃油的消耗。”首钢京唐联合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产品工程师邹英欣喜地告诉记者,近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河北省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吉帕级先进汽车高强钢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已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项目中的DH980、DH1180产品属于国内首发,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打破了国外先进汽车用钢的技术封锁,为汽车轻量化奠定了材料基础,不仅对我市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将有效提升我国汽车用钢产业链的竞争力。
无独有偶,我市又一个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河北省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超高效低损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电工钢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也在近日通过了省科技厅验收。而全省唯一省实验室——河北省钢铁实验室也在我市成功落户,标志着我市争创河北省实验室、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充分释放发展动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项目支撑技术突破。聚焦瓶颈技术难点,我市上半年共下达年度科技计划5批,支持重点研发项目2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引智项目5项。推荐申报中央引导资金项目39项;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0余项;组织申报市级项目177项。项目涵盖领域广泛,技术创新路线明确,为破解制约发展的技术难题奠定了扎实基础。
主体培育支撑能力提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印发《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方案》,修订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政策,对重新认定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2022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补5110万元。全市第一批共计推荐529家企业申报高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筛选出唐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行业龙头企业确定为河北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培育企业。组织实施领军企业能力提升项目10项,截至目前共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约占全省总数17%。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加强政策宣传、现场调研摸底、强化专项辅导等方式,市县协同,推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完成了5次国科小申报,截至6月30日,国科小入库企业共计981家。
搭建平台支撑协同创新。全省唯一省实验室河北省钢铁实验室落户我市;河北省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绿色智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被纳入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序列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和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获评河北省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
培育人才支撑持续发展。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的通知》《2023年度唐山市基础研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科研人员申报市级基础研究项目177项、申报省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柔性引进高端人才。邀请加拿大、日本绿色建筑领域的两位专家举办“唐山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云授课”活动,参与活动的企业达120余家,当场签订了合作协议2份。组织认定10位唐山市凤凰友谊专家,为在唐外国专家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108项,受理业务咨询360余人次。举办河北省“产才对接 柔性引智”唐山站机器人产业专场对接活动。
成果转化支撑产业进步。建立常态化走访联络机制,组织开展“心贴心、背靠背”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走访活动,我市8名科技特派员先进典型及单位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做法得到省科技厅认可并推广;畅通转移转化通道,浙江大学河北技术转移中心落户玉田县,开展了“河北科技成果对接直通车·唐山站”活动,参加了“河北科技成果对接直通车(冀企入京高校行)”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等高校院所。今年上半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1.29亿元,全省排名第一位。
科技创新支撑社会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予以“高产、优质、多抗春小麦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等10个农业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持续改善民生,组织开展资源与环境、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予以“基于秸秆的单细胞蛋白产品研发及其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等5项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立项,加快推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予以“基于深度预测网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智能预后评估研究”等5个医疗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持续推进县域科技跃升,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分析每个县(市、区)跃升考核指标情况并提出具体举措,对2022年度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监测评价,玉田县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