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基础毫米波及其使用频段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 mmWave)
(相关资料图)
无线通信频谱资源越来越缺乏,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毫米波通讯技术被视为
未来解决高带宽传输解决方案之一:
毫米波使用频段
毫米波泛指波长为1〜10 毫米范围的电波,约在30G〜300GHz 频率范围,但须排除其中57G〜
64GHz 和164G~200GHz 易为氧气及水蒸气吸收电子能量的范围,毫米波的传播特性如下:
图mmWave 频谱(Source: IEEE)
毫米波传播特性
(1) 自由空间传播(Free space propagation):
毫米波的衰减主要为自由空间损耗。由于高频电波的波长较短,导致单一天线的孔径小于
低频电波的天线孔径,因此普遍认为天线增益较小,然而在系统设计上,由于高频电波波长较
短,天线的体积相对缩小,同样的面积内允许配置更多天线,因此单位面积内等效的孔径(天线
增益)应与低频电波相去不远。
(2) 大气吸收损耗
当毫米波穿越大气时,氧气分子,水蒸气和其它组成大气的气态成分的吸收而产生传输损
耗。在某些频率下,恰好与气体分子的共振频率吻合,部份能量就被气体分子吸收转为其共振
能量,造成传输损耗。
(3) 降雨衰减
毫米波的传播也受到雨的影响。雨滴的尺寸与毫米波波长的尺寸基本相同,因此会引起无
线电信号的散射,造成电磁波能量的大幅衰减。
毫米波的优势
毫米波快速衰减的特性,刚好符合密集都会地区频率复用的需求,以免造成其他链路信号
在天线背后灌入过高辐射能量,而影响该天线前向链路信号传输质量。
无往不利未来世界5G 大演进。
另外,由于毫米波的短波长特性,使得传接收端允许配置大型的天线数组,藉此得到更高
的波束增益(Beamforming gain),不仅能有效对抗因大气吸收和降雨所带来的损耗,更能降低
邻近基地台彼此间的干扰,而毫米波基地台也因此得以布建得更加密集,以解决传统基地台在
细胞边缘信号质量不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