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幼童颅内插入竹签险丧命 这些东西千万让娃远离

来源:北方网 2023-03-27 09:09:37

连云港1岁男孩毛毛边吃烤肠边跑时不慎摔倒,烤肠的竹签从鼻腔戳入颅脑,情况十分危险。

后来经过医院急救,顺利取出竹签,所幸未伤及大脑重要血管,孩子恢复良好。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悲剧不止一例,西安一名2岁幼童手拿筷子玩耍时摔倒,筷子从口腔插入颅内3cm深,后被医生顺利取出,没有损伤到孩子的重要部位。

为人父母,实在是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想办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刀剪叉钳等危险物品都收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桌椅尖锐的角也都加装圆弧角的防护垫,避免孩子碰撞。万万没想到,像筷子、竹签一样不起眼的物件,也会让孩子遭罪!

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下,家里隐藏着安全隐患的物品,家长请注意~

01.水银体温计,破裂易中毒

一位7岁萌娃想给饺子量体温,不料体温计意外破裂,水银外泄,部分漏在饺子上。孩子自知闯祸不敢吭声,迅速逃离现场。

不知情的奶奶吃水饺时,吃到体温计的金属探头,于是发现桌上有破碎的体温计以及外泄出来的水银粒。

水银容易挥发,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会中毒。孩子爸爸随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送医前用了1分钟时间,完成4步“急救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立即让母亲张大嘴,检查口腔黏膜是否有被划破。

随后让母亲吞下一颗生鸡蛋中和毒性。

接着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用湿棉棒收集撒在桌上的水银,放入密封袋中。

毕竟水银体温计有被摔碎、咬碎的风险,建议家庭选用电子体温计。

02.水缸、浴缸等,家中防溺水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溺水是 0-14 岁年龄组儿童的第一死因,平均每年约有 3 万名儿童死于溺水。

5岁以上的孩子最容易在江河湖泊中溺水;

1~4岁的幼儿往往在游泳池中溺水;

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家中是溺水的常见高发地。

家里的浴缸、水盆、水桶甚至是马桶都可能让年幼的孩子发生溺亡。

只要5cm深的水,小婴儿面部浸入2分钟就能导致窒息,10分钟大脑就会有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后遗症、脑死亡。

1岁半的孩子,身高恰好比水桶高一些,不慎掉进去,腿又不够长,即使挣扎水桶也不会倒。

为避免安全隐患,在使用完水盆、水桶等盛水器皿后,一定要把水及时倒掉。

其实预防孩子溺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

如果孩子不小心溺水了,首先要先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查看孩子胸部是否有起伏)。

如果孩子昏迷且无呼吸,需要立刻拨打120,并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孩子有呼吸心跳,但呼吸微弱,让孩子保持侧卧姿势,解开衣扣,清理口鼻异物,然后拨打120。

03.冰镇可乐等碳酸饮料,会爆炸

曾有新闻报道,一男孩在打开父母放在冰箱冷冻室的可乐时,可乐发生爆炸,罐口拉环直接划到孩子脸上,穿过腮部,到医院缝了38针!

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好,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饮料瓶里安然无恙。

当碳酸饮料被冷冻时,原先在液态溶解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出来,导致瓶内外压强差过大,开盖时就可能瞬间爆开造成瓶体炸裂。

炎热夏日,少不了冷饮,为避免安全隐患,家长别把碳酸类饮料放冰冻室冷冻。

很多碳酸饮料的包装上也都明确标明:不可加热或0℃以下冷冻!

04.洗衣凝珠,损伤气道或消化道

洗衣凝珠颜色鲜艳,酷似糖果,对孩子很有吸引力,是近几年热搜上常见的误食品。

一位1岁小朋友误把洗衣凝珠当糖果,吞下大半包,嘴巴发麻,经过洗胃后脱离生命危险。

「洗衣凝珠」是一种高浓缩洗涤剂,主要成分是一些表面活性剂、稳定剂、中性剂、衣物增鲜剂等。

误食后可造成消化道及气道黏膜损伤,甚至引起黏膜坏死,严重的还会出现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家长每次使用后,都要盖紧盒盖,存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05.药品、小零件等,要收好

几乎每年都发生过儿童误服药物致中毒事件,有统计数据显示,6岁内儿童出现误食的风险非常高,1岁至4岁的儿童多见。

之前也有新闻报道过,有小朋友误把成人用的降压药、降糖药等当成“糖果”吃,造成急性药物中毒。

再次强调!家里的各种药物(包括杀虫、灭鼠药物)、清洁用品,要存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中毒。

此外,家中尖锐的物品和小零件也要收好。低龄儿童在玩零部件比较多的玩具时,应有家长在旁陪同。

这些小零件容易被孩子误吞,千万要收好!

意外伤害是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5岁以下的孩子更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发年龄。

触目惊心的意外事件背后,是当事人家庭无尽的悔恨和泪水。事关孩子的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家长平时应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同时也要尽好监护责任。

上一篇

萧何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原文_萧何追韩信文言文翻译_当前视点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为你推荐

最新热文